资讯中心

太危险了!夜间3艘船“组团”走锚!

作者:船员考事网 发布日期 2025-10-11

目前正值长江汛期

水位高涨

水流加速

强对流天气增多

锚泊船易发生走锚险情

 

近日夜间

第二快反中心值班人员发现

在# 31临时停泊区

有三船正以0.7节航速

向航道内飘移

疑似走锚

 

经与附近船舶核实

南岸临停区

并绑的3艘锚泊船

发生走锚

影响下行船通航安全

情况十分紧急

 

值班人员随即通过甚高频

发布航行安全信息

点对点提醒附近过往船舶

关注走锚船动态、协助避让

电话与走锚船取得联系

提醒采取措施稳定船位

调派海巡艇

前往事发水域现场维护通航秩序

 

经过20分钟努力

走锚船前往安全水域重新抛锚

 

 

 

 

什么是走锚?

 

 

 

 

走锚是指船舶在锚泊状态下,由于受到强风、急流、浪等外力作用,使得锚和锚链的抓力不足以抵抗这些外力,导致船舶拖锚位移的现象。一旦发生走锚,处置不当极易发生碰撞、搁浅、环境污染等事故,既给船舶、港航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又会给水上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如何判断船舶走锚?

 

 

 

 

1

勤测船位

利用雷达定位、GPS定位等精确度较高的定位手段,经常检查船位以便及时发现走锚。如GPS定位仪有走锚报警功能,可及时设置''警戒圈‘’。

2

观察偏荡情况

仔细观察锚泊船的偏荡运动,若船舶不断左右来回偏荡,则说明锚抓力仍能抵御外力对船舶的影响,如果船舶变为一舷受风,锚链处于上风舷侧,且风舷角基本保持不变,则可断定发生了走锚。

3

观察锚链情况

正常锚泊时,锚链会因受力呈“弧形”或“微张”状态,且随潮汐缓慢摆动。若锚链突然绷紧、剧烈抖动,或出现持续“溜链”(锚链不断放出)的情况,说明锚已抓不住底,发生走锚。

 

 

 

 

 

 

走锚后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1.立即报告与警示:第一时间向船长或驾驶台负责人报告,同时利用船舶甚高频(VHF)无线电,向附近船舶发布走锚警示,避免碰撞风险。

?2.启动主机并备妥双锚:迅速启动船舶主机,将主机置于“手动”或“遥控”备用状态,确保能随时动车;同时准备好双锚(若仅单锚泊),为重新锚泊做准备

?3.用车控位,远离危险:根据走锚方向和周围环境(如岸边、浅滩、其他船舶),操纵主机用车(进车或倒车),调整船位,优先远离危险区域,保持安全距离

?4.重新锚泊或驶离: 若附近水域适合锚泊,待船位稳定后,选择合适的锚位,放出足够长度的锚链(通常为水深的6-10倍),重新抛锚,确认锚抓牢后(通过观察锚链状态、GPS定位验证),恢复正常锚泊状态;若附近无合适锚泊水域或存在持续危险(如恶劣天气、密集通航区),则直接操纵船舶驶离该区域,前往安全港口或开阔水域。

?5.持续监控:处理完毕后,<span style="text-decoration-style: solid; text-decoration-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mp-quote,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加强对船位(GPS、目视参照物)、锚链状态、水深的监控,防止再次走锚。

 

 

 

 

 

 

?1.船舶进出锚地前,驾引人员应充分考虑水文气象条件对操作的影响,选择合适进出时机,锚泊时,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选择锚泊方式

?2.锚泊期间,应加强值班,勤测锚位,松足锚链,与周边船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雷暴大风、强对流等恶劣天气影响时,船舶应备车、值航行班,防止走锚。

 

 

 

来源“江苏海事发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