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共同主办,上海海事局、东海救助局联合承办的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海上交通安全”论坛在上海举行。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徐伟,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王雷出席并致辞。来自政府间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国(境)内外海事主管机关和航运企业、交通运输行业管理部门、上海市相关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3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以“安全为基,绿智转型:共创航运新未来”为主题,紧密结合当前航运业加快绿色低碳智慧转型发展的背景,围绕航运业安全可持续发展、全球海事治理、海上救捞能力建设进行对话和交流,展示海事与救捞系统发展成就。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在致辞中指出,海上交通安全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航运安全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海事和救助打捞队伍始终是保障海上物流供应链畅通的坚强后盾。他希望各方携手并进,为全球航运安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徐伟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旨在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索航运绿色、智能、安全发展的新路径。中国海事始终以守护水上交通安全为使命,为船舶持续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务。他表示,面对全球航运绿色低碳与智能化的深刻变革,中国海事将积极参与国际海事治理,以创新驱动引领航运现代化发展,携手各方共创安全、绿色、智能的航运新未来。
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王雷在致辞中指出,安全是航运业生命线,是发展的根基与前提。绿色与智能转型是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救捞行业正在加快推动搜救方式革新升级、进一步提升搜寻效率。他呼吁全球各方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海上安全风险,推动绿色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构建开放、包容、可持续的航运新业态。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徐祖远在演讲中表示,航运业正处于绿色低碳和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安全既是发展的底线,更是创新的基石。他建议,以科学系统的思维强化风险识别和前瞻性管控,在国际合作中共建安全标准体系,完善法规机制,推动技术共享与人才培养,为全球航运绿色、智能、安全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李兆申在发言中表示,航海医学是保障海上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重要力量。他建议,要以需求为导向,完善“搜、救、送、治”生命保障链条,建设多学科协同、高效专业的海上医疗救援力量,为健康中国和海洋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交通运输部应急办主任卓立在演讲中表示,海上搜救是保障海上交通安全的重要一环。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愿本着加强互信、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相关各方深化搜救应急务实合作,为保障海上运输安全、海洋经济发展,保护海洋环境积极贡献力量。
国际移动卫星组织总干事劳伦特·帕朗特,法国必维船级社亚太暨中国区总裁葛思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消防处助理处长(港岛)(署理)吴绍琨,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董事、摩洛哥海上救助协调中心主任兼西北非搜救合作协调机制总负责人穆罕默德·德里西,马来西亚国际航运集团副总经理法里德·汗,海康威视高级副总裁黄方红,哥伦比亚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克·奥尼尔等,先后就海上搜救合作、绿色智能航运发展、海上安全挑战应对、人工智能+海上搜救等方面作主题演讲。
论坛还发布了《我国初步建成绿色船舶和海上设施技术规范体系》《海图服务创新联盟成立暨服务举措和S-100系列产品创新成果发布》《“深达号”建成交付列编》三项成果,为提升海上安全保障能力、推进航运绿色智能转型、促进全球海事科技创新与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海事微信公众号